作者(Author):贺大伟
关键词(KeyWords):支架选型矿压观测综放开采
摘要:为了解决山4号层综放工作面液压支架选型问题和掌握山4号层综放开采矿压规律,通过理论计算、现场观测和效果对比的方法,最终确定ZF12000/22/35型支架适用燕子山矿山4号层综放工作面的生产条件,并通过对已采工作面矿压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燕子山矿山4号层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
作者(Author):张海波
关键词(KeyWords):机电设备点检全员参与
摘要:针对传统的机电设备点检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员参与、动静结合的设备检修制度,通过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Author):李松茂
关键词(KeyWords):特厚煤层顶板结构关键层矿压显现特征
摘要:为确定特厚煤层综放开采顶板的结构特征与矿压显现特征,以大同煤矿集团增子坊煤矿5300综放工作面为基础,对采场顶板的结构与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场基本顶粗砂岩岩层为顶板的关键岩层,对顶板的运动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对工作面回采200 m内支架工作阻力的监测得出,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31. 6 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约为25. 4 m,来压动载系数平均为1. 39,矿压显现强度较大,但来压时的载荷未超过液压支架的最大工作阻力,因此可确保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作者(Author):张进波
关键词(KeyWords):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
摘要:针对中厚煤层综采工作面来压特征不明确的问题,以鹿台山煤业2202工作面为基础,进行了矿压实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202工作面直接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9. 7m,工作面基本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平均为21. 5m,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2. 5m。来压率先在工作面的中部发生,随后在两端发生,其来压强度较工作面中部较弱。观测结果对其他类似条件下中厚煤层工作面的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Author):郭剑如
关键词(KeyWords):锚杆支护W型钢带Z型钢带
摘要:通过对W型和双Z型钢带特点的对比分析,在锚杆支护中选用W-Z型钢带,既强化了W型和双Z型钢带的优势,又有效化解了二者存在的缺陷,为复杂情况下顶板和围岩支护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作者(Author):范子伟
关键词(KeyWords):不同变质程度孔隙结构比表面积分形维数
摘要:为揭示不同变质程度煤的吸附解吸性能,采用低温液氮实验研究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孔隙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无烟煤存在大量开放型孔隙,贫瘦煤、焦煤存在大量一端封闭的孔隙;无烟煤的比表面积最大、焦煤的比表面积最小,贫瘦煤的比表面积居中。无烟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最强,其次是贫瘦煤,焦煤最弱;无烟煤的分形维数最大,贫瘦煤的分形维数居中,焦煤的分形维数最小。随着变质程度的增加,孔隙结构变得复杂,孔隙粗糙度增加。
作者(Author):李鹏
关键词(KeyWords):煤自燃升温速率放热量双外推法
摘要:为研究煤炭氧化过程,采用STA-449C型同步热分析仪对镇城底矿8号煤的煤样进行热重实验,探究不同升温速率对煤自燃特性的影响,并利用双外推法得到最概然机理函数。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升高,曲线出现热滞后现象,2℃/min的着火温度及最大热流率温度比15℃/min的分别提前37℃和77℃,放热量由23 342 J/g降到17 160 J/g;双外推法计算得到2号机理函数为氧化增重阶段最概然机理函数,积分表达式为α+(1+α) ln(1-α)。
作者(Author):韩世勇
关键词(KeyWords):综采工作面特殊情况斜切进刀
摘要:在以往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措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回采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变化情况,提出了在特殊情况下斜切进刀超前管理的具体措施,确保了综采工作面生产的连续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集约高效生产。
作者(Author):郜冬冬朱帅
关键词(KeyWords):沿空留巷注浆加固机理注浆时机数值模拟
摘要:针对高河能源W1319综放工作面沿空留巷在一次采动影响后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严重的问题,提出在二次回采前对该沿空留巷进行整体注浆加固。在详细研究注浆加固机理及时机的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出在工作面前方50 m位置进行注浆巷道围岩变形量最小、控制效果最佳的结论。
作者(Author):杜梦远
关键词(KeyWords):煤柱合理宽度迎采巷道围岩控制沿空留巷
摘要:为了解决回采面沿空掘巷在巷道服务期间,巷道变形剧烈、维护困难的问题,以王庄煤矿6208工作面运输巷沿空掘巷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迎采巷道采动扰动下合理小煤柱宽度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煤柱尺寸,在采动扰动条件下,利用小煤柱的合理留设可以改善围岩的应力环境,提高煤柱的稳定性,降低支护难度,增强巷道的安全可靠性。
作者(Author):冯亚楠
关键词(KeyWords):各向异性抽采椭圆渗透率幂函数
摘要:针对煤层的各向异性单孔瓦斯抽采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沿钻孔的半径方向,瓦斯压力逐渐增高;对于各向异性煤层进行瓦斯抽采时,钻孔周围的瓦斯压力等值线为椭圆,椭圆的长轴为渗透率较大的方向,椭圆的短轴为渗透率较小的方向;瓦斯抽采影响半径与时间满足幂指数的函数关系,渗透率对瓦斯的抽采有效影响半径较大。研究结果为合理布置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提供理论支撑。
作者(Author):石康
关键词(KeyWords):顶板高位巷瓦斯治理综放开采
摘要:针对大同矿区石炭系特厚煤层综放开采瓦斯涌出量大、超限频繁的问题,利用传统的"U"型通风难以治理瓦斯超限,提出采用顶板高位巷的方法对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抽排治理。通过在某矿8341工作面应用,使得工作面上隅角和回风流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作者(Author):申水旺崔中和
关键词(KeyWords):刮板输送机接近开关过流保护
摘要:刮板链是刮板输送机中的主要部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断链会对生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刮板输送机断链的原因,并指出王庄煤矿刮板输送机断链保护方面的不足,自主设计和制作了断链保护装置,该装置能使刮板输送机在断链后迅速停机、减轻事故危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作者(Author):肖媛
关键词(KeyWords):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应用
摘要:我国煤炭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同时消耗也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次数也有所增加,井下开采具有地形复杂、深度未知以及空气稀薄等特点,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很容易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在此背景之下发展井下无线通信技术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就煤矿井下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作者(Author):寇彩潮
关键词(KeyWords):变电所低压线损管理对策
摘要:变电所是现代电力系统重要的基础组成部分,是连接电力系统和电力用户的重要纽带,良好的线损管理可有效提高用电质量,有利于电力、供电及用电各级部门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但就国内变电所低压线损管理现状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通过综合措施的全面落实,提高了线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作者(Author):安建亮
关键词(KeyWords):主井提升定量装卸载自动化控制
摘要:为了提高麻家梁矿主井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实现高效、快速、安全提升,通过研发定量装卸载自动化控制系统来实现装卸载的全面自动化。该系统以PLC为核心控制部件,可实现整个装卸载过程的全面自动化,保障了主井提升的安全可靠,实现了1‰的低撒煤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作者(Author):刘涛许孟和王中奎赵正军
关键词(KeyWords):采煤工艺大采高一次采全高放顶煤
摘要:古城矿井首采盘区原设计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合机械化开采,为节约投资,从顶煤冒放性、生产能力、安全生产和设备投资等方面对一次采全厚综合机械化采煤法和一次采全厚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法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后者更适合古城矿井首采盘区开采方法,且能够满足800万t/a的生产能力。
作者(Author):白雁斌
关键词(KeyWords):临空巷道综放工作面临空动压水压致裂
摘要:针对大同矿区石炭系6~9 m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回采巷道受临空动压影响变形问题,以马脊梁矿石炭系C3号层811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应力分析与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临空巷道应力分布,从而提出了回采巷道临空动压灾害治理的解决方案并付出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Author):张新
关键词(KeyWords):低浓度瓦斯瓦斯发电技术综合利用
摘要:瓦斯不仅危害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而且也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时又是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矿井瓦斯进行综合利用,对保障矿井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和增加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祥升煤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用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进行瓦斯综合利用,使企业实现了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Author):肖艳茹
关键词(KeyWords):户内变电站设备室气体灭火系统
摘要:通过对常用的七氟丙烷灭火系统、IG541混合气体灭火系统和热气溶胶灭火系统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分析、计算,结合常村110 k V变电站户内设备室的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七氟丙烷灭火系统作为最优方案。
作者(Author):王伟
关键词(KeyWords):音频电透视水害防治顶板水异常区
摘要: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勘探查明对矿井安全生产和水害防治起着重要作用。文章利用音频电透视法对王庄煤矿承压区7102工作面顶板0~50 m、50~110 m范围内含水层及其特征进行探测。根据探测结果分析:7102工作面顶板岩层中共存在3个异常条带,分别位于切眼西800~980 m范围内、切眼西580~650 m附近、切眼西150m范围内,并且工作面内低阻异常区大多发育相对明显,建议低阻异常区做为采前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区域。
作者(Author):张亮赵向锋刘祥龙
关键词(KeyWords):超音速喷嘴压力旋流喷嘴喷雾数值模拟
摘要:在分析喷嘴喷雾机理的基础上,确定了超音速喷嘴的结构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基于拉瓦尔效应的气水超音速喷嘴与传统压力旋流喷嘴的喷雾性能。结果表明,在喷雾外流场中,超音速喷嘴雾滴颗粒速度与扩散角都要大于传统压力旋流喷嘴;同一喷雾截面,超音速喷嘴的雾滴颗粒直径上小于压力旋流喷嘴,随喷雾距离的增加两种喷嘴的雾滴粒径均呈现增大的趋势。超音速喷嘴的雾化性能优于传统压力旋流喷嘴。
作者(Author):周雷雷
关键词(KeyWords):煤炭生产规划区地面煤层气井预抽技术体系
摘要:对地面煤层气垂直井、U型井、V型井、L型井及羽状水平井等预抽技术体系的技术特点和适应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得出:基于高瓦斯矿井煤炭生产规划区之实际,采用不同地面煤层气井预抽技术是提高矿井瓦斯防治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也是采煤采气统筹安排、协调开发的一种绿色生产技术。
作者(Author):王丙迎
关键词(KeyWords):建筑物下开采概率积分法地表变形预计地表沉陷
摘要:为分析东宁煤矿建筑物下ZFN87013工作面开采可行性,采用概率积分法对其采后的地表变形进行分析。通过查阅文献,确定一级保护标准各个变形值:极限倾斜值小于等于3. 0 mm/m、曲率值小于等于0. 2×10-3/m、水平变形值小于等于2. 0 mm/m、扭曲变形值小于等于0. 1×10-3/m、剪切变形小于等于1 mm/m。基于概率积分法应用MATLAB软件对采后地表变形进行预计,得到下沉最大值为1. 344 0 m,倾斜最大值为0. 522 9 mm/m、曲率最大值为0. 005 6×10-3/m、水平移动最大值为0. 832 2 m、水平变形最大值为0. 374 1 mm/m、扭曲最大值为0. 007 7×10-3/m、剪切最大值为0. 414 6 mm/m。对比一级标准和预计结果,得出ZFN87013工作面开采可行。
作者(Author):马雄伟
关键词(KeyWords):吸附模型软硬煤适用性吸附平衡压力
摘要:为准确评定软硬煤对瓦斯的吸附能力,基于吸附试验装置所测试的吸附量与吸附平衡压力之间的关系,采用Langmuir吸附模型、BET多分子层吸附模型、Freundlich方程、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Dubinin-Astakhov吸附模型、Toth吸附模型对不同变质程度的软硬煤的吸附曲线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吸附平衡压力,同一温度条件下,软煤的吸附量大于硬煤的吸附量;吸附模型对软煤的适用性普遍高于硬煤;无论对于软煤还是硬煤,Freundlich模型适用性均是最差的,Langmuir吸附模型适用性最好。